合成四環素類藥物
有關專家表示,盡管目前采用這種新方法獲得四環素類藥物的比率較低,僅為5%~8%,但是至少它提供給人們一種可能的開發方向。
據中國醫藥報訊 -新出版的《科學》雜志刊載的一篇論文表明,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可以合成四環素類藥物的一條新途徑。這種合成物可以殺死對其他抗生素有抗藥性的細菌。
四環素類藥物曾經是得到廣泛應用的抗生素,但是,細菌對它抗藥性也很普遍。四環素類藥物沒有合成的方法,一般由鏈霉菌發酵液中直接制得,即使一些新的四環素類化合物也是通過半合成的方法制造的。所使用的合成原料是通過天然物質分離獲得,然后進行結構修飾。這種方法極大地限制了新化合物的產生,對于四環素類新藥的開發不利。
哈佛大學教授AndrewG.Myers等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發現一種合成四環素類藥物的新合成方法,可以合成不同結構的四環素類藥物。
四環素類藥物有4個線性的融合環,分別為A、B、C、D環。以前的合成方法都是一步一步加成,而新方法是先合成AB環烯酮,同時合成有負碳離子的D環,然后通過特定的反應,合成ABCD環的四環素類藥物。從理論上講,反應會產生4種四環素類藥物立體異構體,但實際上,主要產物是和天然四環素結構類似的非對映立體異構體。
四環素類藥物的作用關鍵在于與細菌細胞核糖體中很小的30S亞基結合,細菌對四環素的抗藥性往往是由于細菌利用各種方法阻止這個環節,例如,細菌可以產生一種蛋白質清除核糖體結合的四環素,或者將四環素泵出細菌細胞。X-射線晶體衍射法已經揭示,四環素的某些結構可以和細菌核糖體更多的接觸,所以專家認為四環素類藥物如果在這方面作進一步加強,可能會解決細菌對四環素的抗藥性問題。
另外,Myers的研究小組還發現有一個類似物具有和四環素D環融合的第5個環,它不但對于革蘭氏陽性細菌有抗菌作用,而且對于一些原來對四環素、甲氧西林、萬可霉素等抗生素有抗藥性的細菌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