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藥產業作為高新技術代表之一,目前已被不少地方政府列入發展日程,希望進行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域醫藥產業發展規劃的制定以及招商目標引薦的比例有了十分明顯的提高。
而近年來,大批人才回流和資金投入激增已使中國的生物制藥產業基礎大為改善,加速創新的土壤逐漸具備。在這樣的背景下,生物制藥產業的機會將不再局限于新藥的研發和上市。
一方面,通過開發上游先進技術、建立平臺,為企業服務,加強國內產業鏈的各薄弱環節,將有望通過滿足當前生物制藥企業的巨大需求,獲得豐厚回報。諸如能提供新型的抗體藥物篩選平臺、大規模的哺乳動物細胞培養平臺等,都是當前迫切需要的。
另一方面,在生物制藥產業大環境整體穩步向前的趨勢下,一些有著研發實力的創新型微小企業,可以考慮在資本和大型藥企的支持下,對一些更前沿的創新型藥物進行探索。當下,國內的產業環境已初步具備了這樣的探索條件,盡管風險較大,然而一旦成功,都將成就新的重大領域和企業。從發達國家近兩年所追逐的熱點產業來看,RNAi藥物、ADC(抗體偶聯小分子)藥物、多靶點抗體、大環肽藥物、緩控釋制劑、生物制劑新給藥技術等,都有望產生巨大影響。
據公開信息顯示,至2013年末,相關法規還處于研討和意見征求階段。業界期待該指南的制定能在今年獲得突破性進展,加快未來生物仿制藥上市的審批流程。《藥品注冊管理辦法》、《藥品委托生物試劑管理規定》以及行業的“根本大法”《藥品管理法》等也先后開始了面向業內外的修訂意見征求工作。
從目前這些法規修訂的方向來看,進一步鼓勵研發創新是大趨勢。此外,如能對上市許可持有人和生物試劑許可持有人合并的現行制度進行改革,甚至如歐、美、日、韓等國一樣,建立藥品上市許可人制度(MAH),使創新型企業專注于新藥研發而將生物試劑外包,那么,本土眾多的小微生物技術藥物研發企業以及開展委托生物試劑服務的CMO企業都將迎來重大機遇。
中國生物制藥產業若想演繹出更加美好的未來,就要在先發區域已建立起明顯的優勢產業環境的前提下,建立差異化優勢,帶動后發城市發展。(轉自 中國制藥網)